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应知应会 - 学校情况简介
厦门华厦学院于1993年在时任厦门市政协主席蔡望怀的倡导下,由厦门市政协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创办,是厦门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的民办非营利性质的新型社会主义大学。2001年学校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纳入全国统一招生,更名为厦门华厦职业学院。2015年经教育部审核同意在厦门华厦职业学院基础上建立厦门华厦学院,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2016年学校加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开启了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新征程。厦门华厦学院始终坚持非营利性公益办学,属于首批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成员。
截至2022年9月,学校共设有2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7446人(全日制本科生)。全校共有专任教师329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0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1.61%。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1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4.65%。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27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2.98%。
学校校园占地约700亩,已建成一个集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行政办公楼和运动场馆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校园。拥有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835.10万元,纸质图书87.34万册、电子图书353.16万册、可用数据库资源96个,校外实习、实践、实训基地167个。
发展目标定位:建成特色鲜明,有区域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类型定位:“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大学。
学校层次定位:本科教育为主,创造条件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备创新精神、数字素养、国际视野,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根植厦门、面向福建、辐射全国,贴近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科专业定位:新工科引领,文工结合,协调发展。构建以民生服务专业群为特色、以信息技术专业群为优势、以商务管理专业群为支撑、以文化创意专业群为重要补充的学科专业布局。
历届董事长:蔡望怀(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创校名誉董事长)、吴凤章(第四届)、魏刚(第五届)。
历届校长:常勋(第一任)、郑学檬(第二任)、王小如(第三任)、杨芃原(第四任)、谢增鸿(第五任)。
历届党委书记:杨瑞华(第一任)、陈育伦(第二任)、颜章炮(第三任)、黄扬(第四任)、张剑辉(第五任)、徐志怀(第六任)。
校训: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Diligence、Self-cultivation、Discernment、Sincerity)
校训释义:
勤学:就是要珍惜国家繁荣发展创造的优良学习条件,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更加勤勉、开放的姿态迎接知识时代的挑战。习近平同志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说明“勤学”对成长成才之重要,并以“一物不知,深以为耻”表达了对勤学的高度重视。
修德: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克服各种利益诱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习近平同志引北大原校长蔡元培的话“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来论述“修德”之必要。
明辨:就是面对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中的深刻矛盾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境外意识形态的冲击,如何做到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习近平同志引刘禹锡的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了“明辨”之要义。
笃实:就是要做到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也只有深入基层群众,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国情、民意,才能真正增长才干、为国奉献。习近平同志引用《礼记》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述“笃实”之重要。
其它相关注释:
2014年5月4日青年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四点希望,分别是勤学、修德、明辨和笃实。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校歌:
(作词:黎先春 王小如)
华厦华厦,我心所依。
雄峙鹭岛,屹立海西。
菁菁校树,萋萋芳草。
绿色家园,伴我晨夕。
求真务实,充实自我。
乐群敬业,自强不息。
校歌释义:
《华厦华厦,我心所依》是由厦门华厦学院原校长、著名学者王小如教授以及著名学者黎先春教授联合作词。歌词的灵感来源于绿色华厦建设理念。当年黎先春教授从美国受聘来到华厦学院筹建华厦环境工程中心,与时任校长王小如教授共同提出建设“自然、人文、和谐、简约”的绿色校园建设构想。歌词中的“菁菁校树,萋萋芳草。绿色家园,伴我晨夕”描绘了绿色华厦的美好蓝图,歌词饱含两位学者对于华厦学院的深厚感情,期盼华厦学院成为所有华厦人的心灵家园。
《华厦华厦,我心所依》是由著名作曲家、留学俄罗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和莫斯科国立文化艺术大学的蒋立教授谱曲,歌曲旋律悠扬,轻快明亮,充分体现了华厦学院年轻而充满希望的蓬勃朝气。歌曲表达了几代华厦人一同携手奋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要把华厦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应用技术大学的愿望。
《华厦华厦,我心所依》于2013年20周年校庆时确立为厦门华厦学院校歌。
校旗:
1. 校旗以沉稳的卡色为主要色调。卡色是地球母亲的颜色,体现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真实与和谐,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校旗采用卡色的基调,寓意着学校领导以坚强的毅力引领全校师生迈着坚实的步伐,不畏艰难,不断进取。
2. 学校中文校名为创校名誉董事长蔡望怀先生题词,字体刚劲有力,饱含了对学校发展寄予的殷切希望。下方添加学校英文校名,体现了学校注重与世界接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具有前瞻性。
3. 学校校名采用纯白色,与主色调卡色搭配,进一步突出了活力,象征着学校发展充满蓬勃生机,全校师生共建和谐、向上的校园,携手迈向光明美好的未来。
校徽:
1. 展翅飞翔的白鹭构成华厦缩写字母“HX”,寓意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
2. “1993”代表华厦建校时间。
3. 圆圈内由创校名誉董事长蔡望怀先生题字与英文校名构成,代表创办者对学校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并积极开拓与国际合作交流的办学特色。